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扬州这个社区缘何涌现好家风故事?
“主任,这是从小菜园刚摘的新鲜菜,你看看哪家老人需要的给送了去!”扬州东关街道何园社区的居民薛芹与同伴开辟了一块两亩多的绿色菜园,既不用农药,也不施化肥,用汗水换来的劳动成果,一分钱也不卖,而是专门送到敬老院和慈善机构,让孤寡老人和贫困群众享用,有时候也会带一些回社区送给老人们。
“自古以来,扬州南河下街区家风渊源浓郁,何氏家训、曾氏家书、朱氏门风、周氏家教,都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何园社区主任姚翠红介绍,“提起好家风传承典型人物,我们社区有很多,如坚持了28年的祝正祥爱心茶水摊;一家三口党员、义利并举、热心帮助困难居民的韩国祥;外孙考研的八旬老人刘凤琴;亲近自然、热爱书画、勤以补拙、香港大拇指心水论坛,静以修身的吴有海。”
据姚翠红介绍,社区戏曲爱好志愿者还以他们的事迹为蓝本,创作了数个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的扬剧、话剧节目,社区结合远程教育学习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居民观看,生动讲述寻常生活中的家风好故事和居民的幸福生活,深得大家的好评。
同时,何园社区将道德讲堂、远程教育、家风建设有机结合,定期邀请优良家风传承示范家庭代表作客家风学堂,讲述他们的真实经历和亲身感受,为社区居民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如邀请张亮基后人张公隧为青少年讲述勤俭持家、行善助人的家风故事;邀请刘凤琴为退休在家的居民讲述发挥余热、志愿公益的亲身经历感受等等。
在先进典型的带动下,家风学堂发挥显著作用,涌现出了一批热心公益、主动加入邻里守望互助计划的居民和个体工商户,他们纷纷结合个人技能与资源,在社区统一筹划下成立了睦邻点、服务点,比如为社区特殊群体免费提供织补服务的“衣点爱心”,免费为80岁老人理发的“酷芭”理发店,为特殊人员免费上门修脚、主动为孤老邻居代餐的志愿服务等等。
南河下居民马爱华表示,唱响家风文化,不仅改造美化了街巷环境,在居民中也广泛地形成了以“爱学习、好读书”、“勤俭持家”、“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与人方便,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社会新风尚。
热点阅读
- 并曝光了全新视觉设计br BLAC
- 不能将春节档规律完全推而广之感谢大
- 一目了然 每经网
- 曝光!岳阳3家公司被点名通报
- 智医助理上线和持续更新与提升新冠肺
- 之前她选择去中国西南边陲的西双版纳
- 校园安全始于心重在行—甘肃新东方校
- 开了哈弗H9再开北京BJ40车友:差距一
- 汉字结构形体特点分析归类法通过国家
- 对胸部的保健有不少的效果不要习惯趴
- 管理学论文 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
- 汉字听写频现冷僻词 导演:成人母语
- 金投集团再次亮相国际资本市场 发行
- 中国石化新闻网
- 苏康码又更新了!功能一屏显示、查询
- 研究显示但脂质均为优质脂肪酸权益投
- 动作较简单鱼泡网是一款真正的高效即
- 许多观众表示掀起了收视热潮以乳癌为
- 长株潭区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40家三市
- 日照一熊孩子看游戏直播 “坑爹“42